农民工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从“外出打工”到“就近打工”。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农民工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从“外出打工”到“就近打工”。
2025年11月17日 10: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今年以来,国家通过强制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目前,全国已创建劳务品牌2300多个,创造就业岗位近6000万人。今年,国家拓展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就业模式,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型就业形式,推动劳务类型由自发向有组织、普遍化转变从简单到工业劳动力一体化。目前,全国就业服务品牌已超过2300个,创造就业岗位近6000万人。南粤管家、甘肃兰州拉面厨等就业服务品牌带动就业岗位超过100万个。同时,各地围绕农民工就业适宜性高的行业,广泛开展建筑、维修、保洁、餐饮、物流、新职业、新业态等职业培训,定点组织区域秩序、管理和劳务合作。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超过3100万农民工接受了补贴职业培训。专业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新的在家工作岗位正在出现。过去,外出打工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选择。当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少村民在家中找到了新的就业机会。周玲玲,29岁,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镇一家食品加工厂工作。每天午饭铃声一响,他就抓起工牌跑回家。步行10分钟回家,转身进厨房给家里的老人做饭。万源市永宁村村民周玲玲:我奶奶已经90多岁了,身边没有人就活不下去。他别无选择,只能离开。看到朋友们在外面打工挣钱,我心里还是有点着急。万源市有约9.6万名像周玲玲这样的滞留农民工,他们无法外出打工照顾家人。当地政府了解他们的就业问题,结合当地农业特点,选择产业。文化产品少,技术障碍少,为多人创造就业机会,建有腊肉、天麻等农产品加工厂。村民接受培训后,就可以到工厂上班。万源市某食品加工企业代表项立江先生:我们公司有很多种植加工环节,比如产品深加工、分级、包装等岗位,主要服务周边的一些村民。目前,工厂雇佣了100多名村民,每人每月保证收入3000至4000元。万源还将部分旧工厂改造成就业车间,帮助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家就业。目前,万源市拥有31个镇街71个特色作坊,包括新能源、茶叶加工、工艺品制造等8大产业,20个村级加工中心。目前该车间正在规划建设中。当地政府还推出“就业激励+社保补贴”政策,共发放支持资金1268万元,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万源市妇联党组书记 谭燕:一方面,我们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我们精心挑选农业技术、加工、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建专门班,对在职员工进行点对点的职业培训。迄今为止,我们已成功为附近地区雇用了超过 40,000 名员工。数据显示,现代服务业就业需求旺盛。服务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随着白银经济的兴起和时尚潮流服务消费细分化、专业化,服务业就业需求持续扩大。具体来说,哪些职位最紧缺?看看我们招聘平台的最新数据分析。今年以来,个人护理服务种类多元化,居家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新的就业机会开辟。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护理养老行业岗位数量同比增长29.2%,其中护理人员和康复治疗师需求分别增长36.1%和25.7%。家政服务业就业需求比上年增长13.3%。现代服务业中,第三季度宠物服务业职位空缺同比增长43.7%。其中,宠物医生和宠物美容岗位增速尤为显着,分别达到128.2%和67.3%。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维修、改装、配件等下游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洗衣工、机械师和汽车美容师的就业岗位比上年分别增长85.4%、64.2%和25.9%。 (央视记者 陈玉杰 严苏 大洲融传媒)
(编辑:苗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