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城市将进行房屋检查。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陈晓 近期,多地持续推动引入房屋卫生检查制度。郑州、东莞、武汉、长沙等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除了明确体检范围和内容外,财政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开始建立。 11月18日,河南省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郑州市城镇住房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试行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住房全生命周期,提出建立“三项制度”:住房安全管理基金制度、住房健康检查制度、住房保险制度。通知提出,郑州市对房龄30年以上的城市住宅进行初次体检,对房龄30年以上的非城市住宅采用奖金补贴方式进行初次体检。实物检查涵盖城市住宅的地基、主体结构、围护系统、固定装置、配件和管道等关键部件。 《通知》规定,体检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类。对于认定为“有缺陷”的房屋,将要求房屋安全负责人停止使用,对房屋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评估,并采取加固、修缮等措施。续只有在完成或安全评估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在评选中,记者观察到,与郑州一样,大多数城市主要针对“老年”房屋进行健康检查,这些房屋的房龄一般在30年左右。例如,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0月30日发布了《长沙市城市房屋结构安全体检技术导则(试行版)》,明确区分了各类房屋的定期健康检查频率。没有强制体检。25岁以下且尚未达到预期使用年限的必须至少每五年接受一次健康检查。拥有多个业主的类似建筑物必须至少每 10 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自建房屋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25岁以上的房屋必须每两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检查。多个城市不断提高体检技术水平。例如,湖北省地震局所属武汉地震工程研究所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房屋实物检验技术导则》已于近日正式实施。体检分为基础、主体结构、围护系统、设备和管道四个部分。在检验流程方面,从基本的数据采集流程入手,明确了数据采集标准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各地正在逐步引入房屋卫生检查制度,未来卫生检查结果有望成为常态。为改造、融资和改造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加准确、科学地推动城市更新。东车研究院联席院长宋宏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房屋实物检查可以通过对地基、结构、管道、电路等重要部位进行系统检查,主动发现安全风险和微升级需求。“很多城市尚未建立住房健康检查公共账户,住房健康检查的全面实施有望成为加快引入公共财政账户的契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