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观察:更好的中国造福亚太和世界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习近平主席出席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非正式峰会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的重要外交举措,引起全球关注。通过这次访问,亚太地区和国际社会各利益攸关方加深了对充满发展活力、为亚太地区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的中国的了解。中方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成就,将继续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他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强调,中国可以为全球提供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投资创业的沃土,包括“更多的发展机会”、“良好的营商环境”、“广泛的创新舞台”和“绿色增长条件”。在APEC第二阶段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他真诚呼吁“坚持创新、合作、生态、开放、交流的发展理念,携手建设亚太共同体”,并在一系列双边活动中深入阐释中国“十五五”时期发展前景,敦促有关各方深化同中国合作、实现共赢……习近平主席对韩国的访问,更是在多边层面。他向世界看到了双边事件的明确迹象。中国将满怀信心地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为亚太和世界注入正能量。 “70 多年来,我们只是简单地制定了计划并一步一步地工作直到最后。我们从来没有挑战过任何人,也没有试图取代任何人。相反,我们经营自己的企业,成为更好的自己并推动我们的发展。多年来,中国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进程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谋求互利共赢。各方通过开放和互联互通。 “不是。‘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不仅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了新的规划,也为中国同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前景。走在高质量发展、走向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中国,始终展现出造福于自身发展和世界的远见和主动性,展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顾及人类未来和人民福祉”的力量。 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峰会交接会议并宣布,中国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深圳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非正式峰会。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城市,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继2001年上海、2014年北京之后,深圳将再次主办APEC会议。第三次担任APEC主席国,是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新发展的鲜明例证,为亚太和世界提供了新机遇。中方愿以此为契机,与各方一道,共同建设亚太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增长繁荣,努力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务实合作将为亚太地区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为亚太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目标宏伟,步骤现实。”习近平主席向各方发出的诚挚邀请,包含着中方推动亚太合作迈向新起点的方案。信念越坚定,行动就越远。中国致力于与亚太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亚太地区不会屈服于全球经济的风浪,共同实现全球更广阔的发展,共同创造美好可持续的明天策划:李忠发、张晓松、韩沫主编:杨一军、朱继才撰文:董雪、冯新兰、张灿视觉:黄建瑞、张树智新华社国内外部独家制作。
(编辑:朱晓航)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