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预算零基改革:让资金更有效地用于重点领域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深化预算零基改革:让资金更有效地用于重点领域
2025年11月22日 07:55 来源:新华日报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申成潘野)“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这项“从头到尾”的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让宝贵的“真金白银”更好地用在重要领域。什么是零基预算?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从头开始”制定预算,是指在制定预算时不考虑以前的预算基础的一种预算方法。相反,要逐项考虑每项费用,将您的实际需求与您的财务状况结合起来,并根据优先顺序组织您的费用。在传统的米传统上,财政预算编制通常参考以前的水平,并根据上一年的支出进行调整。但在现实中,这种模式存在资金分散、费用固定、按地区、按部门使用资金效率不够等问题。 “零基预算改革将有效打破标准数字观念和固定支出模式,促进财力与预算协调,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效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表示,根据国内外实践,零基预算更多的是运用这一理念来改进预算管理,而不是每次预算编制都从“从头开始”。近年来,日本发展环境面临严重复杂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强的金融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治理也提高了对财政管理的要求。深化预算零基改革,就是要不断谋求财政资源效益和政府治理效率。业内专家表示,零基预算改革不仅涉及财政部门,还涉及多个使用税收资金的地方部门。要“剑向内”、“抓住硬骨头”。作为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预算改革达成共识,将是零基础的。近年来,这项改革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和发展。财政部等十六部委牵头实施预算零基改革试点,加强项目分类审核优化,推动打破固定预算支出模式。安徽省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方式创新,有效解决“保板块、争资金、保基数”问题。四川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建立年度保障清单,明确支出协议顺序。江苏省公布2024年深化预算零基改革方案,突出保该保的、突出该强调的,构建绩效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 “我们提倡预算用‘盘子’、收入用‘笼子’、支出用‘开口’,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突破门槛,强化协调,提质增效,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改革经验杨志勇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深化落实。如果零基预算改革顺利推进,财政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协调性将加强,资源配置、支撑能力将得到提升,改革成果将惠及国计民生。
(编辑:马长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