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验为南半球女性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启示”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妇女事业发展迅速,制度完善,取得了务实成果。中国经验为南方国家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法国爱华组织主席克里斯蒂娜·伯纳德在北京世界妇女峰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多年来,她多次来华考察,积极负责推动中国与欧洲国家妇女运动和公益事业的联动。 2013年,伯纳博从法国陆路来到中国,进行“女性与水”的研究。在陕西省安安市Y市南沟村观察,当地妇女积极发展葡萄种植,农民工返乡务工,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特色经济,振兴乡村。在四川成都祖马河流域,她了解到,女性作为水资源的日常管理者,在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案例都是她在书籍和讲座中经常引用的典型例子。 2016年,贝尔纳博赴新疆、甘肃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她表示,中国妇女基层治理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孕产妇保健服务和基层救助投入力度加大,各级妇联组织展现出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动员和执行能力。 “妇联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分工,有深入农村的工作网络,有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实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项目不仅是‘准备启动’,而且是‘可接受和稳定’。”贝尔纳博说。在贝尔纳博看来,中国已将妇女发展的目标和挑战纳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以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支持和实施。例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妇女的教育和健康,聚焦减贫和就业,形成了妇女发展的闭环。 “启动-实施-评估”。同时,中国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妇女领域务实合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在非洲启动女童数字教育、健康教育等项目。伯纳博说:“中国信守承诺,落实了这些措施,并通过多边机制放大了溢出效应。”d. “务实、连续、节奏稳健是我对中国多边活动的总体印象。妇女事业已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的重要领域。”作为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贝尔纳博经常在欧洲多地就中国问题发表演讲。 2024年秋季在北京举办的中非妇女交流活动期间,与多位非洲国家外交官就手工艺、女童教育、绿色能源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贝尔纳博说:“中国将妇女事业视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世界妇女峰会汇聚各国代表,分享经验、探讨对策,这是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她希望世界妇女峰会能够顺应时代要求,鼓励各方加快落实《北京宣言》。以及抓住技术变革机遇、赋权女性全方位成长的“行动计划”。 (本文来自巴黎报道)
(编辑:何欣)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